新风是指向室内补充的新鲜空气,而总风量、新风量、换气次数等卫生标准要求的新风量则是指向室内补给的新鲜空气量。这些补给给室内的新风能够提供呼吸所需要的空气,稀释气味,稀释室内污染物,除去室内过量的湿气,提供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调节室温。
那么,新风的确定原则是什么?所要求的新风量的标准是多少?在7月25日的“室内环保行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三季中国新风系统产业高峰论坛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导师——戴自祝老师对此做了详细介绍。
据戴老师讲,按照前苏联的标准,新风的确定原则是根据每人每小时所占据房间的体积来算,而大部分国家是按照CO2的浓度计算,现在有些发达国家对新风量的确定,则是将二者相结合。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新风量的要求为30 m³/(h·人),但是从卫生标准上讲,向室内补给的新风量主要根据人体的生理需要确定【如果要保证CO2的浓度达到标准要求的0.1%,则必须保证新风量为30m³/(h·人)】,另外还要考虑稀释室内其他污染物的需要。
除此之外,不同的场所、不同的活动强度、不同的空间面积对新风量的要求也有差异。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对居住空间新风量要求的标准为:起居室≥90m³/h(按3人计),主卧室≥60m³/h (按2人计)。如果人的活动量大,CO2的生成量就大,那么所需的新风量也就要相应的增加。
对于地铁新风量的要求,戴老师讲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当通风系统采用开式运行时,每个乘客每小时需供应的新鲜空气量不应少于30m³;当采用闭式运行时,其新鲜空气量不应少于12.6m³,且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少于总送风量的10%。地下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内每个工作人员每小时需供应的新风量不应少于30 m³,且新风量不能少于总风量的10%。
对于公共建筑主要房间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公共建筑主要房间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m³/(h·人)】
建筑房间类型 |
新风量 |
办公室 |
30 |
客房 |
30 |
大堂、四季厅 |
10 |
居住环境最小新风量宜按换气次数法确定,其换气次数应符合以下标准:
人均居住面积Fp |
每小时换气次数 |
Fp≤10m² |
0.70 |
10m²<Fp≤20m² |
0.60 |
20m²<Fp≤50m² |
0.50 |
Fp>50m² |
0.45 |
新风量的确定不仅涉及到室内空气品质的高低,也与系统的投资与耗能密切相关。因此新风量还可以根据技术经济指标确定。
如美国有资料称新风每增加1m3/h,需要增加约3美元。我国也有单位对于空气调节系统中,由于新风量的增加对耗冷和耗热量进行过研究。如上海地区的全年空调系统,每小时增加1kg新风量时,其耗冷量为21618KJ(室内参数为28℃、相对湿度为60%);其耗热量为89434KJ(室内参数为20℃、相对湿度为60%)。
高密人群建筑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应按照人员密度确定,据戴老师介绍,新风量随着人员密度(人/m²)的增大而降低,并且不同场所同一人员密度情况下,新风量要求也不同,其中以幼儿园、酒吧、咖啡厅、宴会厅等场所最小新风量要求最高。
另外,建筑物室内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民用建筑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按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确定;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³/h的新风量。
新风除了以上量的问题还有品质问题和年龄问题,也就是说新风进如室内的时间。现在建筑节能和室内舒适健康对新风量提出了双重标准的要求,暨新风量在保障人员健康的前提下,还要兼顾舒适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