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太大对人体健康也有危害
2014-06-08 12:36 来源:来自互联网,中国新风网编辑发布! 浏览量:3118
夏天到了,雨水也逐渐多了起来。雨水一多,空气的湿度就会增大。不少市民以往只关注天气温度,但记者采访气象专家得知,实际上空气湿度和人们也密切相关。
室内空气质量由四个部分组成:温度控制、湿度控制、通风和过滤系统。室内空气质量差,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有可能破坏窗帘和壁纸,致使地板和木制品产生裂纹,破坏昂贵的电子设备,甚至会影响您家的建设的完整性。
当室内湿度过高时,室内会出现发霉现象,窗户上出现凝水;木地板和木制家具变形或腐烂,油漆剥落;窗户内表面形成结露、结霜成冰,水管结露;天花板或墙壁上形成潮湿的斑点甚至发霉;潮湿的环境为霉菌和尘螨的滋生提供了生存条件,容易使患有过敏和哮喘人的情况变的更糟;还为白蚁、蟑螂等害虫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人长期处在空气湿度较大环境中,会感觉皮肤湿冷、出汗或者黏糊糊的。湿度太大时,人体中的松果激素量也会增多,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相对降低,人就会感到无精打采,萎靡不振。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如高山、海岛)工作、生活,还容易患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湿痹症。
据气象专家介绍,“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大小,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潮湿,水汽距离饱和程度越近。通常我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空气湿度的大小。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越小,人体汗液蒸发越快,人的感觉越凉快。北京地区冬季和春季白天一般湿度为20%左右,夜晚一般在70%左右,由于冬春季节湿度太小,人们往往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时还出现嘴唇干裂、鼻孔出血、喉头燥痒等现象。可是,到了盛夏季节,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时,由于汗液蒸发缓慢,人们又会感觉酷暑难耐,有时还会中暑或引发肾病、结核病、关节炎等疾病。气温在28摄氏度、相对湿度达90%时,人们就会有气温达到34摄氏度的感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