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指出,当室内空气温度为18℃时,50%坐着的人感到冷;温度低于12℃时,80%坐着的人感到冷,而且有人冷得难受,不能坚持久坐,活动着的人也有20%以上感到冷,室内可居住性很差,有损健康。卫生学将12℃作为建筑热环境的下限。
冬天的时候外面天寒地冻,室内由于我们敞开空调或者暖气的缘故,室内则暖意融融,那么我们室内的温度在冬天的时候应噶控制在多少度才合适呢?我们是不是让室内的温度越高越好呢?回答肯定不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我们室内的温度要是太高了,我们走出户外以后,户外的温度要是太低,这样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想必每个人都知道那就是温差的问题。温差越大,人就越容易感冒发烧的。我们很多老年人和小孩子的感冒发烧和自己居住的室内外温差过大不无关系。因此,我们不需要室内温度的过高,那么温度要是太低了呢?这也是不行的,温度低就无法起到保温御寒的功效了。我们要保持室内温度的适当,这个适宜的温度在多少度才合适呢?咨询了不部分专业人士,大家推荐的温度大约是在16-25度这个范围内比较合适,在个温度范围内我们一般都能适应的,感觉不到室内温度的异样,要是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我们就可能感觉到的,出现一些不适应的反应。室内的温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我们在房间内感觉不冷就行。在外出之前一定要先过度一下,就是要让自己接触的空气温度逐渐的下降,最后与室外的温度相差无几才行。不要猛然接触冷空气,这样就会造成我们呼吸系统的众多的不适应,从而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的疾病。影响我们的健康状况。
气象上把平均气温10℃~22℃定位为春季,其平均值为16℃,所以17℃接近理论中值,代表着春天的温度。如果供暖温度高至22℃以上,温暖如夏,则冬季供暖温度太高,会使得室内空气异常干燥,燥热环境会伤害人体内部的温湿环境,伤害人的体液、津气,使得人感觉浑身燥热、眼耳口鼻喉皮肤等处感觉干涩。如果供暖温度低至10℃以下,感觉不到温暖,冷似冬天,自然达不到供暖的基本目的了。
综上所述,“暖如春”是冬季室内供暖温度的基本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来推演,冬季室内温度保持15℃~19℃是比较合适的。春秋两季是人们感觉温度最适中的时期,多数人可以通过毛衣的薄厚,结合外套来调节和保持体温。如果供暖温度高于19℃,利用服装保暖的比重就会偏低。若低于15℃,过于依赖服装保暖就会影响到室内活动的便利和舒适。
巴巴传媒-中国新风网整理编辑